
征詢熱線
+86-0311-66697169
“金沙水拍云崖暖,漂亮橋橫鐵索寒”,常常讀到這句詩時便可想到赤軍冒著槍林彈雨飛奪瀘定橋的場景。
瀘定橋又被稱為鐵索橋,該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,建成于康熙45年。橋長103米,寬3米,13根鐵鏈牢固在兩岸橋臺落井里,9根作底鏈,4根分兩側作扶手,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,全橋鐵件重40余噸。
瀘定橋的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熟鐵手工打造的鐵環相扣,總分量達21噸。底鏈上鋪滿木板,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毗連,如許就13根鏈為一個全體。
飛奪瀘定橋的戰爭中,仇敵事前撤除了橋面上80多米的木板,只剩下光溜溜的鏈條相毗連,展現們硬是靠著心中那份信心和對成功的固執,腳踩手扶鏈條,如走鋼絲般攻陷了仇敵的據點。
僅僅靠鏈條就可以實現如斯使人嘆服的工程,一樣僅僅鏈條既能打贏如斯使人失望的戰爭。我為先輩們的豪舉而感應高傲。